在苏州非矿院,
有这样一位 “宝藏” 工程师。
他不是超级英雄,
却在一个个项目里披荆斩棘,解决难题;
他不是发明家,
却用奇思妙想为工程设计带来全新突破。
他就是黄功旭,
从普通员工到行业骨干,
他的成长之路,远比想象中更加精彩。
下面,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奋斗历程 。
作为一名工艺工程师,黄功旭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“大黄”。这不仅因为他姓黄,更因为他像“大黄牛”一样,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,始终坚守在设计一线,书写了一段段不平凡的奋斗篇章。
寒来暑往,黄功旭就像不知疲倦的 “工程战士”,常年穿梭在施工现场。2021 年,他主动承担了“黑龙江鸡西石墨项目” 和 “萝北县云山石墨新材料项目”初步设计工作,面对复杂的施工条件和极高的设计难度,他带着项目组日夜讨论,迅速拿出设计施工方案。为了赶进度,他带头开启 “加班模式”,连续数月放弃周末和节假日。在整个施工图设计阶段,他像一位“超级协调员”,将各专业的出图安排得井井有条。不仅如此,他还频繁深入施工现场,耐心解答施工方的疑问,解决各种难题。最终,项目成功交付,并荣获“建材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”,赢得了施工方和业主的一致好评。
他常说:“设计不仅仅是画图,更是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,是对匠心的坚守。”
黄功旭始终把合作方的需求放在心上,秉持 “共创共赢”和“利他” 理念,在业界积累了良好的口碑。2023 年,安徽省东至县 “一号工程” 启动,他负责廊道工程前期的对接和设计。该项目情况复杂,矿山储量大、采区分散,廊道输送距离长。项目启动后,他立即开启“连轴转”模式,加班加点进行现场踏勘,迅速提出了最优设计方案,并陪同业主参加了30多次专家评审会。
2024 年项目施工阶段,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,他主动与当地政府、村民沟通,协调道路和线缆的整修改迁,顺利打开了施工局面。遇到设备平台施工难题时,他组织团队讨论,提出了预制钢套管灌浆的解决方案,节省了30%的工期。为了确保项目节点按时完成,他带领团队扎根现场,日夜奋战,成功推进了项目进展。
在黄功旭的带领下,大家总能拧成一股绳,高效完成项目任务,他身边的同事们都说:“黄工是我们团队的‘定海神针’,有他在,我们就有了主心骨。不管遇到啥项目,心底都有底。”
黄功旭深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,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。在项目开工前,他会仔细复核施工图纸,确保图纸与现场完美契合,从源头上控制成本。他还与施工单位共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,提高材料利用率,降低人力和机械费用。他还为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设定了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,确保整体成本可控。
他组织项目部定期开例会,根据现场情况核算每日任务量。物资采购时,他建立了详细的采购台账,提前规划,高效比价,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。
黄功旭用苦干、巧干、精打细算,诠释着工程人的 “匠心”,在他的努力下,一个个工程梦想照进现实,成为行业中的典范。
在黄功旭的职业画卷上,多项荣誉勾勒出他不凡的职业轨迹:
2019年度、2022年度获评公司优秀员工,
2020年度获评苏州市 “最美劳动者”,
2020年度获评中材科技“青年岗位能手” 称号,
2021年度、2023年度获评公司优秀项目负责人。
2025年获评苏州市设计行业优秀共产党员。
——这一个个殊荣见证了他在青年群体中脱颖而出,不仅是对黄功旭能力的认可,更是对其多年奉献的褒奖。
“大黄”黄功旭,
用他的匠心与坚守,
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。
他的故事,
如同一首悠扬的赞歌,
回荡在他经历的项目中,
正激励着每一个苏非人。